2025中國信託・台北101公益垂直馬拉松將於明(3)日開跑。今年,南亞(1303)再度參與公益盛事,連續第三年贊助賽事機能賽衣,旗下永續纖維品牌SAYA提供約6,000件100%回收再製的環保賽衣,結合減碳行動與極限挑戰,號召全民一起登高、做公益、挺永續。
南亞指出,今年賽衣結合永續與機能雙重理念,設計上採用雙層布面織法打造獨特六角蜂巢結構,賽衣內層六角形突起結構能有效減少流汗後布料貼身的不適感,提升跑者長時間穿著的舒適性;而其雙層結構設計,內層可迅速導汗至吸水力強的外層,將汗水快速蒸發、避免回流,達到吸濕排汗與保溫效果。這樣的設計也減少汗水蒸發時與皮膚接觸面積,進一步降低體溫流失,讓選手在極限挑戰中依然能有最佳的成績表現,為參賽者打造兼具舒適與性能的環保賽衣。
南亞SAYA每年回收約80億支寶特瓶,可減少17萬噸/年碳排放量,積極實踐減碳,並推出創新彈性纖維Nyudex(TPEE),期望取代難以回收的Spandex(OP)彈性纖維,推動纖維產品循環再生。面對日益重要的循環經濟議題,SAYA更進一步規劃回收賽衣製程中的裁切邊料,未來再投入生產流程,避免廢布直接焚燒或掩埋,為永續發展提供具體解方。
南亞透過行動支持運動賽事與環保理念,除了支持馬拉松活動,SAYA也將環保理念拓展至更大規模國際賽事,提供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賽衣用布料,持續以環保創新材料與實際作為,推動紡織產業綠色轉型,邁向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 Money DJ
2024年TITAS,台塑企業以「Green Driving the Future」為參展主題,並將展覽核心聚焦於「創新永續」。回收再生環保已是紡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台塑企業展示一系列突破性的環保材料與技術,結合智慧製造及綠能科技,持續為合作夥伴提供最佳的綠色解決方案、推動產業永續發展。 2024年TITAS,「台塑企業館」係由台化、南亞、台塑與福懋公司共同展出規劃,全館設有七大主題區:台塑企業亮點區(單一PP材質全回收耐寒服、全耐隆防水透濕透氣織物、超輕量海廢回收等)、環保&休閒、時尚&羽绒、流行運動、户外運動、産業資材與原料區,呈現台塑企業產品在永續、流行、休閒、運動、戶外、防護與產業資材等全方位的應用與發展,同時展出最新紗線與布料之開發。台塑企業一貫作業生產七項纖維:「嫘縈纖維」、「聚酯纖維」、「耐隆纖維」、「聚丙烯纖維」、「彈性纖維」、「碳纖維」、「機能紗」,透過福懋公司搭配運用,以「福懋成品布」集大成。台塑企業展館透過展出八項産品,呈現企業由上至下緊密合作,以創新原料引領市場,落實環保減碳與堅實品質的台塑企業纖維系列產品形象。 2024 TITAS台塑企業展出重點項目: 台化公司: 1. 台化公司本著企業社會責任,持續深耕回收海洋廢棄漁網,自2020年起與地方政府及業者合作,提供漁民回收耐隆6漁網的管道,讓原本棄置海岸邊及深沉海底的廢棄漁網,以台化擁有全球少有的耐隆6化學散聚技術,透過化學法還原成CPL,並量產耐隆6回收環保粒,再製成回收環保絲,品質通過品牌商認證,交予下游福懋興業公司織布、印染後,由品牌製成成衣,建構一貫化機能性戶外運動服飾生產線。為擴大海廢等耐隆6回收再利用範圍,同時滿足品牌市場對再生原料比重逐年提升之需求,持續在嘉義新港廠投資第二條回收產線提升產能,於今年投產。嘉義新港廠與越南廠,兩地合計月回收產能達1,250公噸。 2. 在全球極端高溫氣候衝擊下,積極尋求對穿著服飾質輕、舒適、柔軟、透氣涼爽的需求,儼然是製造業者及消費端共同關注的焦點。2022年與紡綜所合作共同開發感濕纖維,能快速吸收汗水及濕氣,使絲束伸長產生撓曲,提高布面孔隙率及不粘附皮膚特性,應用於運動及戶外休閒布種,提高穿著的透氣性及舒適度,當濕度降低時纖維會恢復原狀,具有「吸濕伸長、乾燥回縮」特性,與品牌達成合作拓展共識。2023年再開發有機親水涼感及能量機能耐隆粒,提供紡絲段直紡絲,供各項機能布種開發,達到適應氣候變遷,更貼近消費者對服飾流行、舒適、及健康的需求。 3. 台化公司除了與南亞公司開發寶特瓶環保回收紗外,另有高強力紗、有機紗、壓克力紗等,搭配不同紡紗工藝如低毛羽設備、MVS機台,可生產高品質具GRS認證環保低毛羽紗,應用於織帶、鞋材、配件及戶外資材類用布上。並與中興紡織共同開發「亮白聚酯紗」,可減少後段染色加工之碳排。此外,為因應施工需要、家庭安全防護、電動車電池易燃問題,另有難燃紗(布)、防火布、滅火毯,可應用於工作、家用及電動車安全防護上。 4. 為促進國人個人健康防護暨永續環保的概念,開發石墨烯嫘縈與甲殼素抗菌纖維,石墨烯於纖維上主要特性包含超導熱、具遠紅外線放射,甲殼素抗菌纖維主要特性包含抑菌、消臭、抗病毒,加上本公司嫘縈棉使用通過FSC認證天然木漿生產,手感柔細,具有生物可分解等優點,應用於床罩、被單、衛生衣、牛仔褲等服飾上,除可符合消費者對健康需求,更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5. 「我們一直相信,廢棄物是錯置的資源」。推行永續發展,一直是台化公司奉行的經營理念。台化公司除了持續供應高品質、差別化的聚丙烯樹脂,且在HEALTH CARE產業頗受客戶肯定。也持續跟上游回收商配合,將從消費者端回收的聚丙烯塑膠產品妥善分類處理,依照客戶需求添加不同比例(30%~85%)至台化PCR規格聚丙烯中,全數PCR規格皆已取得全球回收標準GRS認證。其中纖維級的PCR規格,除用於生產PCR PP紗供客戶生產環保PP機能衣以外,也供應其他客戶生產家飾布或OUTDOOR等紡織品。纖維級的PCR規格聚丙烯,碳足跡與石化原生聚丙烯相比,減碳量可達62%。降低碳排放、減少石油資源的消耗、廢棄物減量避免環境汙染、保護海洋,正是台化公司(FCFC)一直以來堅持的原則”For Customer, For Care”,關注客戶的需求,並跟客戶一起攜手促進循環經濟,推動環境永續。 南亞公司: Chromuch®節水染色原著色絲 南亞擴大搶進綠色經濟再傳捷報;旗下環保再生品牌「SAYA餘創」強推獨家Chromuch®節水染色原著色絲,成功獲得多家國際品牌青睞,除貫徹節能、省水、減碳訴求外,更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台灣唯一一家取得Bluesign原著聚酯色絲大廠,成為全球首家榮獲Bluesign國際認證之產業永續標竿。 近年SAYA持續專注技術研發再進化,獨家打造Dope Dye無水染色升級版、具專利的「Chromuch®鎖色技術」,在製成「Chromuch®節水染色原著色絲」後,除具備卓越色牢度,也大幅提升成品色域,相較傳統染程更節省78%碳排量及97%水資源,等於染整1公斤的布料可省下62公斤水量,約可供應一人一個月的每日基本飲水。 Chromuch®節水染色原著色絲出現,證明SAYA領先全球的永續製程在鎖色技術上達成躍進式的突破;其專利芯鞘複合紡絲技術,能讓色域較傳統原著色絲多出82%,是為業界最廣,同時也展現顏料與染料優勢,兼具色彩飽和度及色牢度,使顏色更鮮活且具備極強耐久性。 尤其,Chromuch®亦提供客製色紗服務,光是單純黑色就有高達12個種類可選擇,符合不同品牌黑的需求,且能依照快乾、抗菌、抗UV、防寒保暖等不同需求進行機能化處理,使永續、色彩、機能需求一次滿足,成功將台灣品牌先進技術及永續經營的實力發揚至國際舞台。 Nyudex® - TPEE新型聚酯彈性絲 南亞Nyudex®為TPEE新型彈性絲,具有類似Spandex的彈性特性。因屬聚酯系列可與聚酯纖維交織開發單一材質布料,有助於往後舊衣或廢織物的回收再利用;與Spandex彈性纖維相比較,TPEE採用較低汙染的熔融紡絲製程,製程中無需使用溶劑,且熱定型溫度較低具節能優勢,也能讓織物有較佳的手感及維持較佳色牢度。 台塑公司: 聚丙烯塑膠(PP) 台塑於高雄與寧波合計年產聚丙烯塑膠(PP) 102.9萬噸,除應用醫用、汽車材料等高附加價值產品,還包括纖維編織用料、家電器材和食品包裝膜,甚至延伸用於高端動力電池隔離膜與成衣用防水透氣膜。隨著戶外活動和運動愈發流行,台塑也將技術和創新投入「新機能PP纖維」服飾用料。 台塑公司以環保承諾為引,與台灣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合作,開發出世界首創「單一PP材質全回收耐寒服」,耐寒服中所用之「新機能PP纖維」、透氣膜、鈕扣、拉鍊等部件,不再是混用多種塑膠、金屬等不同材料,而是全部採用聚丙烯(PP) 材質製成,於回收過程無需各別分揀,旨在創造一種同材質、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的永續產品,成功在環保和機能性間取得平衡。 此外,製作PP材質纖維、布料等部件所需的加工溫度低,表示在生產過程中釋放的碳排放量更少。據統計,每公斤PP纖維成品的碳排放量約為3.097 kgCO2e,相比其它常見纖維減少40~60%,可大幅減少對氣候的不良影響。單一PP材質的回收設計,有效地減少廢棄物產生,從而降低環境負擔、減少能源消耗,為傳統服飾材料帶來全新的替代方案。 「單一PP材質全回收耐寒服」不僅獲得慕尼黑國際體育用品展(ISPO)「Top product」殊榮,更榮獲德國2024年度iF知名設計大獎,備受業界肯定。 台麗碳絲 「台麗碳絲」是台塑公司自行研發生產原絲並經碳化處理之碳纖維,其廣泛應用於運動器材、風力發電葉片、工業等領域,為全球頂尖碳纖維生產廠之一,具備企業內從輕油裂解至碳纖維垂直整合優勢。台麗碳絲有1.5K小絲束至48K大絲束產品、一般模數至高模數,且與熱固及熱塑樹脂有良好相容性,自主研發全新製程”乾噴溼紡”高強度碳纖維TC780及中模數碳纖維TC880,具有優異的耐磨性和加工性能,專門為頂級效能和輕量化需求而量身定制,可廣泛應用於高端產品及氫能產業之中;除碳纖維原料亦針對客戶需求提出解決方案,與世界知名羽球品牌VICTOR勝利體育合作開發高端羽球拍,另與和成推出LAZULI新一代Sapphire碳纖蛙鞋等創新產品,協助客戶成功創造共享、共利關係。 福懋興業公司: 1. 環保回收彈性紗:本公司採用生產製程廢絲回收PU再製彈性纖維,將廢棄物轉為再製產品之原料,有效減少廢棄物汙染,且相較於傳統彈性纖維,減少了66%碳排放,同時仍具有高彈性,可結合不同環保素材、具有循環經濟概念的產品。 2. 生質彈性紗:本公司使用非食用的工業玉米轉化成生質材料,製成性能與一般Spandex無異的生質彈性紗,具有優異的伸縮彈性和手感,可搭配各種機能性加工,不同季節和用途都適用。 環保訴求 (1) 含30%生質成分。 (2) 減少39%用水量和23%碳排放量。 (3) 以植物原料取代石化原料,減少石油耗用。 3. 生質耐隆及聚酯織物 (1) 生質耐隆織物:本公司新世代的環保產品-生質織物包括生質耐隆11、410及56。生質耐隆11由100%蓖麻油萃取製成,生質耐隆410有70%取自蓖麻油,生質耐隆56則含45%取自非食用性玉米、蔗糖等植物成分。這三種生質耐隆都是以植物提煉的生質素材取代石化原料,減少石油耗用及溫室氣體排放,且不改變原有的耐隆特性,能夠搭配各種加工,具有優異的撥水或防水透濕機能。 (2) 生質聚酯織物是應用可再生原料所製成,可取代石化原料,減少石油的耗用。 4. OWASTEX® 廢布回收再利用聚酯及耐隆織物:福懋將織造產生的胚布下腳料,重新造粒、抽絲,製成聚酯、耐隆絲,再織造新胚布,推動企業內部循環經濟的實踐。此胚布回收再製的技術,讓福懋公司邁向”再製品零廢棄”的進階境界,節省自然資源減少環境負擔。 5. 海洋廢棄物回收聚酯及耐隆織物 (1) 海洋回收聚酯織物:將來自於馬爾地夫、斯里蘭卡等附近海域的海洋回收塑膠廢棄物再製成原紗後,由福懋製成此款環保概念布。 (2) 海洋回收耐隆織物:台灣養殖牡蠣產生大量耐隆廢蚵繩,將這些衍生之廢棄漁網等海洋廢棄物回收,還原再製成耐隆絲。 6. CORDURA® re/cor 回收高強力耐隆織物:此織物是由100%回收材料經過專業的回收再生技術所製成,完全符合CORDURA®品牌強韌耐磨的性能和耐用性(通過Martindale 10萬轉耐磨測試),是具有永續環保概念的高機能性產品。 7. UVoutex® 抗紫外線織物:本公司一直致力開發具有絕佳紫外線防護功能、採用特殊紗線或染整加工製造而成的UVoutex®布料,UVoutex®布料可有效阻隔UVA、UVB,UPF值可達30+至50+,布種可為聚酯、耐隆、交織等不同素材,更可賦予其他機能性加工,是戶外與運動衣著布料的最佳選擇。 8. 光澤效果織物與反光織物 (1) 光澤效果織物:本公司利用布料結構、絲線之差異或布面經特殊加工處理,呈現織物亮光、拋光、霧光、油光、蠟光、閃色、變色等質感或效果,同時也賦予布料細緻、柔軟的手感與外觀,兼具透氣、透濕、超撥水、高密度組織防絨等複合機能。 (2) 反光織物:福懋開發的反光織物應用不同的線條或圖案,讓布料呈現光亮,在日間或光源充足的環境中,衣物能表現出高度流行性,夜間則增加安全性及特殊性。 9. A+全耐隆防水透濕透氣織物:本公司即將生產的全耐隆防水透濕透氣織物,含全球首創的耐隆材質透氣防水膜,可讓防水透氣布料表層布與透氣膜都由單一材質構成,有效降低循環回用門檻,創造循環經濟產品的可能性與可行性。除了環境永續設計,全耐隆防水透濕透氣織物的防水性、透氣性、伸縮彈性,都超越其他同類型產品,製程上更使用無毒溶劑,具環保性且對人體健康無害。 10. 特殊織物-杜邦之防火材料NOMEX®運用於工安、消防、軍用衣料,包括抗電弧、防鐵液潑濺、防火、高能見度、警用服裝。為增加舒適度開發四面及雙面彈性防火布,並結合後段加工,賦予布料具有撥水、吸濕以及抗近紅外線迷彩等功能。 11. 高強力耐磨材-KEVLAR®運用於防彈頭盔及盾牌,並結合杜邦專利,採用預浸與貼合方式製做新一代的防彈防刺複合背心及防彈裝甲車。 12. 抗靜電-NEGA-STAT®運用於半導體業無塵服及醫療業手術衣及隔離衣,另發展抗菌複合加工用於食品業及特殊複合紗用於超舒適性噴漆服,往高等級布料發展。因應國外環保需求推廣Recycled Poly。 13. 機能性紗種BODYTEK®:運用各種不同纖維素材,開發各式多元、創新與高附加價值的紗線產品。產品應用範圍廣泛,依紗種機能別區分為四大系列: (1) 保健系列-訴求蓄熱保溫、促進血液循環、負離子釋放、抗菌防臭、紫外線隔離、肌膚保健,各類貼身衣物、戶外衣著、寢具、醫護用料、護具、浴用製品等。 (2) 環保系列-訴求天然環保、資源再利用、珍愛地球。各類貼身衣物、運動衣著、休閒服飾、日常布料製品等。 (3) 功能系列—包含吸濕發熱、吸排速乾、抗起毬、輕柔質感、穿著涼感、耐摩擦、溫度調節各類貼身衣物、運動衣著、休閒服飾、高級洋裝等。 (4) 防護系列—舉凡防火或阻燃布料、高強力&耐切割、抗靜電、抗磁波;特殊衣著、工作服、彈波布、高強度織物、護具製品、家飾&裝潢用料等。 14. 福懋碳纖布產品:碳纖維布加工後具有極佳的剛性、強度、抗拉張力,廣泛運用在各種層面,例如:工業用途、汽機車、航太、造船、建築補強及各種設計產品等,是為高科技工業輕量化之首選。 ~台塑企業誠摯邀請您,熱情參觀 TITAS~
台塑企業
AI 啟航,綠色無限
2023 年 TITAS,台塑企業以「AI 啟航,綠色無限」為參展主題。象徵智慧製造及綠能科技結 合,開拓回收再生環保紡織新紀元。從原料端到成品布料,透過最新科技及減碳能源生產打造 的綠色紡織產品,將環保綠能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台塑企業館」係由台化、台塑、南亞與福懋公司共同展出規劃,全館設有 七大主題區:Schoeller、時尚&羽绒、流行運動、户外運動、環保&休閒、産業資材、防護專 區,呈現台塑企業主力產品在流行、運動、戶外、防護與產業資材各產業別之全方位的應用發展,同時展出最新紗線與布料之開發。
南亞公司展出重點項目:
1. 南亞塑膠旗下環保再生品牌「SAYA 餘創」力創綠色循環經濟,聚焦安全性、嚴格控管 BPA 含量
南亞旗下環保再生品牌「SAYA 餘創」成立於 2020 年,專注於聚酯再生發展,從多元的回 收管道,到豐富的再生應用,全面整合市場與產業資源。品牌更於去年成立「SAYA Lab」 研究小組,以永續再生技術為核心,探索發展各項 PET 回收再製的各種可能性,如今首度 曝光研發成果,分享領先同業的「BPA-Clear 雙酚 A 除控技術」,能夠透過「去除技術」及 「嚴格控管」有效控制產線 BPA 含量符合國際標準,使回收聚酯產品更具安全性。
2. 再生技術的搖籃 SAYA Lab 率先推出「BPA-Clear 雙酚 A 除控技術」
再生聚酯粒儘管有效減廢創造循環,但不免令人擔憂是否存在有害物質,對健康的影響亟 需關注。對此 SAYA 投入相當大的心力,針對環保再生紡織品可能殘留雙酚 A 的疑慮,進 行深入的研究及測試,最終 SAYA Lab 掌握尖端技術,率先研發出「BPA-Clear 雙酚 A 除 控技術」,透過改造生產設備,創新導入「雙酚 A 去除技術」以及「嚴格控管回收來源」, 能有效確保環保再生紡織品中,雙酚 A 含量符合國際標準(低於 1ppm),同時,現階段更 已可穩定量化產出。
3. SAYA 餘創期待開創產業新趨勢,將持續展現領先業界成果,實現綠色生活願景
SAYA 每年回收超過 80 億支寶特瓶,從產業源頭開始發展聚酯產品的應用,以落實環保永 續理念,更為突破技術困難及高昂的成本產業限制,而成立 SAYA Lab 進行研究,開發出 國內外皆認證的高品質產品,期待未來能將回收 PET 多元應用,除機能布料外包含扣具配 件、仿羽絨及機能膜,達 OneHub 全方位整合再生,為品牌的永續再生技術立下重要里 程碑。
繼2021、2022年分別取得美國 FDA 及歐盟 EFSA 之食品接觸容器認證後,南亞塑膠(1303)旗下永續品牌「SAYA餘創」之食品級回收聚酯粒(R-PET),再於今年3月通過台灣衛福部食藥署認證。南亞表示,後續將評估赴其他國家並結合當地回收商,建構在地化完整回收-再生永續生產鏈,持續提升綠色產品的營收占比與績效。
南亞指出,在取得衛福部食藥署食品包裝認證後,可開始供應食品級回收聚酯粒給國內製瓶廠,未來食品、飲料或餐飲業者如有「直接接觸食物」的容器具或包裝需求,將有安全且更環保的選擇。
南亞纖維事業部副總蔡昌明表示,南亞目前已與國內統一企業體系合作收集中、南部與花東及離島的回收寶特瓶,透過南亞先進的聚酯回收技術,再製成食品級回收聚酯粒,協力建構國內包材循環系統。
同時,因應全球環保商機及循環經濟發展趨勢,南亞已於台灣、大陸、美國、越南等地建置年產能25萬噸的聚酯回收產線,預計今年底將可大幅提升至41萬噸。
蔡昌明強調,未來將持續以創新技術尋找出讓聚酯材料再生的有效解決方案,也會評估至其他國家結合當地回收商建構在地化完整生產鏈,以提升企業綠色產品的營收占比與績效。
南亞自2007年即開始致力於回收寶特瓶並生產高附加價值的長纖維產品,旗下的獨立永續品牌「SAYA餘創」,則涵蓋了所有環保再生產品線,從原料端做起,包括回收寶特瓶、廢棄邊角布料等,在產品開發階段即導入材質單一化設計,從產業源頭提高回收效率並擴展聚酯產品應用領域,以落實環保永續理念。
為了確保回收聚酯粒的清潔度能與原生酯粒相當,南亞除了優化回收製程,更額外斥資數百萬元委託研究機構進行實機汙染挑戰測試,刻意以「加汙」的方式驗證製程的去汙能力,以最高標準做審查;此外,亦與瓶片供應商形成合作夥伴,密集查驗管理原料品質,以全面確保食品級rPET酯粒生產線的衛生安全性。
南亞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永續品牌「SAYA餘創」的環保再生技術與產品,並結合核心本業持續深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建立綠色再生的循環供應鏈,落實企業責任並帶動台灣綠色經濟。(經濟日報)
擴大利基升級應用,南亞「SAYA餘創」 R-PET獲食品包裝認證
因應食安升級、擴大利基應用,南亞(1303)旗下品牌「SAYA餘創」之食品級回收聚酯粒(R-PET),繼2021、2022年分別取得美國 FDA 及歐盟 EFSA 之食品接觸容器認證後,今年3月通過台灣衛福部食藥署認證。後續除推展永續品牌「SAYA餘創」的環保再生技術與產品,還將評估赴其他國家並結合當地回收商,建構在地化完整回收-再生永續生產鏈,持續推展綠色產品營收占比與績效。
南亞表示,取得衛福部食藥署食品包裝認證後,可開始供應食品級回收聚酯粒給國內製瓶廠,未來食品、飲料或餐飲業者如有「直接接觸食物」的容器具或包裝需求,將有安全且更環保的選擇。
此外,南亞還與國內統一企業體系合作收集中、南部與花東及離島的回收寶特瓶,透過南亞先進的聚酯回收技術,再製成食品級回收聚酯粒,協力建構國內包材循環系統。
南亞2007年即開始致力於回收寶特瓶並生產高附加價值的長纖維產品,旗下的獨立永續品牌「SAYA餘創」,涵蓋所有環保再生產品線,從原料端做起,包括回收寶特瓶、廢棄邊角布料等,在產品開發階段即導入材質單一化設計,從產業源頭提高回收效率並擴展聚酯產品應用領域,以落實環保永續理念。
南亞指出,因應全球環保商機及循環經濟發展趨勢,已於台灣、大陸、美國、越南等地建置年產能25萬噸的聚酯回收產線,預計今年底將可大幅提升至41萬噸。未來將持續以創新技術尋找出讓聚酯材料再生的有效解決方案,也會評估至其他國家結合當地回收商建構在地化完整生產鏈,以提升企業綠色產品的營收占比與績效。
南亞強調,為確保回收聚酯粒的清潔度能與原生酯粒相當,除優化回收製程,更額外斥資數百萬元委託研究機構進行實機汙染挑戰測試,刻意以「加汙」的方式驗證製程的去汙能力,以最高標準做審查;另與瓶片供應商形成合作夥伴,密集查驗管理原料品質,以全面確保食品級rPET酯粒生產線的衛生安全性。(工商時報)
2023年美國戶外活動用品展 展覽地點:鹽湖城會展中心 Salt Palace Convention Center展覽日期:2023年6月19-21日 攤位號碼:33138-SO
2023年美國戶外活動用品展 展覽地點:鹽湖城會展中心 Salt Palace Convention Center展覽日期:2023年6月19-21日 攤位號碼:33138-SO
2023年越南西貢紡織及製衣工業展 展覽地點:越南胡志明市西貢會議展覽中心(SECC) 展覽日期:2023年4月5日(三)至4月8日(六) 攤位號碼:2F-24
自1986年改革開放之後,35年來越南經濟成長有目共睹,GDP年成長率均維持6-8%,從一個人均GDP僅有230美金的貧窮國家,到現在達到了3700美金的重要經濟體。
越南是少數同時加入RCEP, CPTPP, EVFTA及APEC等國際組織的國家,對歐盟、北美、日本及東南亞等重要市場享有優惠關稅;再加上政治穩定、勞動人力充沛,使越南成為近年來全球生產製造基地轉移的最佳選擇。
在越南政府的支持下,越南紡織及製衣業近年發展快速,據越南工商部統計資料,2022年上半年越南紡織品成衣出口額達223億美元,年增21.6%,躍居全球紡織品成衣出口國第3位,佔全球市場比重6.4%,僅次於中國(31.6%),以及歐洲(27.9%),亮麗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因應出口快速成長,越南紡織成衣業仍需持續擴增產能、提升製造技術,對於機械設備以及紗線、布料及零配件等原料的進口需求自然與日俱增。
SAIGONTEX自1990年代起舉辦至今,分別於胡志明市及河內成功舉辦了3屆,今年第33屆,本展得到越南工業部,越南紡織成衣集團VINATEX及越南紡織服裝協會VITAS及越南胡志明市成紡編織刺繡協會AGTEK等公協會支持,是越南最具權威性,亦是越南唯一獲得UFI國際展覽聯盟認可,具備國際性展商品質保證的國際紡織及製衣工業展覽會。
長久以來國內相關業者憑著優異的品質、精美的設計及具競爭力的價格,一向在越南市場擁有很高的佔有率及口碑。敬請業者們有志一同,再接再厲,前來開拓越南市場!
上屆(2022)共有17個國家及地區的282家廠商參加,主要來自澳洲、比利時、加拿大、中國、捷克、法國、德國、香港、日本、韓國、印度、印尼、義大利、澳門、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新加坡、西班牙、瑞士、台灣、泰國、荷蘭、土耳其、英國、美國及越南等地,共有22,374個專業觀眾前來參觀採購。
2023 Performance days 展覽地點:Messe Munchen A1 展覽日期:2023年3月15日(三)至3月16日(四) 攤位號碼:M02
我們很高興地宣佈,本公司將於2023年3月15-16日,參加即將在德國慕尼克舉行的Performance Days布料展會,我們將展示運動服裝和戶外服裝相關的布料,向全球展示我們最新的高性能面料和創新產品。
Performance Days是一個專業性很高的布料展會,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布料生產商、品牌商、設計師、採購商等行業專業人士參加,我們已參展多年,並持續拓展我們的國際市場、加強與客戶和合作夥伴之間的聯繫、展示我們的最新產品和技術的重要機會。
我們將展示各種功能性布料和創新產品,包括環保布料、機能布料、涼感布料、抗菌布料等等,我們的技術團隊和銷售團隊將在現場與客戶和合作夥伴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探討行業趨勢和需求,並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期待與您在展會上見面!
海廢再生聯盟自去(110)年成立至今已有41家成員加入,為了促進聯盟成員交流及合作,海保署於今(8)日辦理「海廢再生聯盟年會」,由海保署黃向文署長主持會議,透過實體參訪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媒合交流活動、111年聯盟年度事蹟回顧以及112年活動規劃討論會併同辦理,邀請海廢再生聯盟成員共同與會,針對如何共同推動「海廢變黃金」及友善海洋作為交換意見,鼓勵成員推展海廢循環經濟,增加海廢再利用合作契機。
111年海保署試辦海廢回收再利用成果顯著,12縣市參與試辦計畫,預計回收再利用125公噸廢漁網(蚵繩)及35公噸海廢保麗龍(浮具),截至11月已分別回收處理99.5公噸及125公噸,其中多家海廢再生聯盟成員與地方政府串連合作(如斗美工程行、宏恩塑膠股份有限公司、集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樺奕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平和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海廢回收再利用綠色產業鏈日漸成型。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起開始使用回收寶特瓶生產聚酯等相關製品,藉由先進的聚酯回收技術,不但較傳統石化製程約減少72%碳排放量,回收後更有90%用於生產技術難度較高且高附加價值的長纖絲,愛迪達、Nike等國際大廠都是合作夥伴,並將擴大回收廢棄的塑料產品,包括舊衣、邊角料、漁網等,亦是海廢再生聯盟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之一。
海保署黃向文署長表示,面對海廢問題,唯有各界跨領域共同參與合作,才能長期穩定地以市場經濟方式去化海洋廢棄物,讓「海廢變黃金」並增加台灣競爭力。明(112)年三月海保署將舉辦亞太經濟合作「APEC區域海洋廢棄物再製品溯源最佳實踐」研討會活動,向世界展現臺灣海廢回收再利用的公私協力具體成果,並積極爭取國際合作的機會,與世界各國共同解決海廢問題, Taiwan can help!
2022.12.8